搜索
首页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登第已闻传祢赋,问安犹听讲韩诗。

登第已闻传祢赋,问安犹听讲韩诗。

意思:登上第已经听到传称赋,问他怎么还听人讲韩诗。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全文创作背景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是唐朝诗人皮日休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唐朝的繁荣与文人雅士的交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与酬唱是常见的文化现象。皮日休与羊振文是好友,他们之间的诗歌酬唱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文化特点。 2. 回归家乡与孝道:诗题中提到羊振文要前往桂阳归觐,这意味着他要回到家乡探望父母或长辈,体现出古代的孝道观念。这也可能是皮日休创作此诗以送别好友的原因之一。 3. 山水之美的赞美:在诗歌中,皮日休描述了桂阳的山水之美,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好友归途美景的一种想象与祝福。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唐朝的文化氛围、友情、孝道观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桂阳新命下彤墀,彩服行当欲雪时。
登第已闻传祢赋,问安犹听讲韩诗。
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
无限湘中悼骚恨,凭君此去谢江蓠。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韩诗

    读音:hán shī

    繁体字:韓詩

    英语:HAN poem

    意思:(韩诗,韩诗)
    《诗》今文学派之一。指汉初燕人韩婴所传授的《诗经》。
    西汉初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韩诗”

  • 问安

    读音:wèn ān

    繁体字:問安

    短语:致敬 问讯

    英语:salaam

    意思:(问安,问安)
    问候尊长起居;问好。
    唐·元稹《七女封公主制》:“朕以四海奉

  • 听讲

    读音:tīng jiǎng

    繁体字:聽講

    短语:风闻 听说 传闻

    英语:attend a lecture

    意思:(听讲,听讲)
    听人讲授或讲演。
    南朝·

  • 登第

    读音:dēng dì

    繁体字:登第

    英语:pas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意思:犹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唐·郑谷《赠刘神童》诗:“还家虽解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