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汪社耆》 癖嗜诱题咏,今

癖嗜诱题咏,今

意思:癖嗜引诱题咏,现在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赠汪社耆》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情而感慨的语调,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中描述了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段描绘了崩坼乱喧的环境,老者身在其中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他身在青溪之上,虽然年老,但仍然心系着同道,对志同道合的人充满了敬仰之情。 接着,诗中回忆起过去的生活,特别是对“溷鄂王城”的记忆,那里有他的兄弟,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文酒偷娱的日子。这些回忆充满了温馨和欢乐,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们离开了“九曲亭”,但老者的心情并未改变。他抚摸着陶桓桂,这表现出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部分,诗中描绘了老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他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女能够摆脱困境,重获新生。他希望他们能够像自己一样,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对老者的敬仰之情。他们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不灭。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个老者的生活经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崩坼乱喧呼,有身复安寄。
片椽青溪上,老益慕气类。
忆溷鄂王城,得子好兄弟。
不恤文酒污,偷娱风雨晦。
兴移九曲亭,登降连数辈。
波江啮山根,钟响漏苍翠。
子为最少年,捷抚陶桓桂。
丧乱枳如发,瞬及易鼎岁。
长公促一瞑,痴愿瘗烽燧。
子专持画笔,力与鹿床配。
只影天北南,呵壁竢饿毙。
霜髯出海楼,重见活鬻艺。
赠幅愈清远,魂开桃源记。
踵营梁(节庵)纪(香骢)丧,风义在残世。
古来独行传,于子足流涕。
癖嗜诱题咏,今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题咏

    读音:tí yǒng

    繁体字:題詠

    英语:inscription

    意思:(题咏,题咏)

    1.歌吟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诗词以志纪念。
    元·宋旡《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风

  • 癖嗜

    读音:pǐ shì

    繁体字:癖嗜

    英语:addiction

    意思:癖好,特别喜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棋鬼》:“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
    清·黄景仁《灵壁磬石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