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本觉从何觉,才悟真空自不空。
意思:那知道本觉得从什么感觉,才明白自己真空不空。
出自作者[宋]文及翁的《和东坡韵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邃而内省的方式描绘了禅修的体验和感受。
首句“身满华严法界中”描绘了诗人的内在状态,他感到自己充满了整个华严法界,这是一种极度的融入和连接的感觉,象征着禅修的深度和广度。
“香厨底事感天童。”一句中,“香厨”可能指的是修行的地方,而“底事”则是一种口语表达,表示“那件事”。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在修行过程中感到了天童的恩惠或启示。
“那知本觉从何觉”一句中,“本觉”可能指的是内在的觉醒或智慧,而“何觉”则表达了一种对这种觉醒来源的疑惑和探索。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自我觉知的探索和认知的过程。
“才悟真空自不空”一句中,“真空”可能指的是无分别智,也就是不含有任何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智慧。“自不空”的矛盾表述,体现了禅修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同时也表达了禅修的深度和复杂性。
“若有相时元说梦,到无言处却收功”两句诗,表达了禅修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通过冥想和观察,诗人意识到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就像梦一样。在第二个阶段,当诗人达到无言无说的境界时,他找到了禅修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最后两句“一钩月上星三点,汝向西床我面东。”描绘了诗人在禅修过程中的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开放的状态。他看到了一钩弯月和几点星光,而他的同伴在他的西边床上休息。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已经超越了外在的物质世界,达到了内在的平静和觉醒。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修的过程和体验,充满了深度和内省。它鼓励读者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体验那种深深的宁静和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