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神仙清福,前辈家庭。
意思:总神仙清幸福,前辈家庭。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满江红·十岁儿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儿童和赞美新科进士的才华和抱负。诗中描绘了一个十岁的儿童,他骑着竹马,在花阴下满城奔跑,与新科进士孙子一起,他们的才华和成就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照亮了人们的眼睛。
首联“十岁儿童,看骑竹、花阴满城。与新第、桐乡孙子,高下齐生。”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儿童的天真活泼,他在竹林下骑竹马,在花阴下满城奔跑,与新科进士的孙子一起,他们的才华和成就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照亮了人们的眼睛。
“倚枕不寻柯下梦,举头自爱橘中名。”这两句诗表达了儿童的成长和期待,他躺在枕头上不想去追寻过去的梦,而是抬头向往着未来的名声。这里暗示了儿童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知识的渴望。
“但有时、米价问如何,公助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未来发展的祝愿,希望他能有能力帮助平抑米价,为社会做出贡献。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赞美了新科进士的才华和抱负。“东西塾,听书声。长短卷,和诗成。”这里描绘了新科进士们在书院里读书的声音,他们写出的文章长短适中,和诗也十分出色。
“总神仙清福,前辈家庭。”这里诗人赞美了他们的出身和家庭背景,如同神仙般的清福和前辈们的家庭一样优秀。
最后,“试问凌烟图相国,何如洛寺写耆英。甚天公、属意富民侯,银信青。”诗人以凌烟图中的功臣和洛寺中的耆英为比喻,赞美新科进士们的才华和前途无量。
整首诗以儿童的活泼可爱和新科进士的才华和抱负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期待和对新科进士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平的期盼和对新科进士前途无量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