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意思: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怕不是才能。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辞官归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首联“官罢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贵池开”,诗人辞去春坊官职,像地象雷一样翻天覆地,扬帆启程,离开贵池。这里,“官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仕途生活的告别,“地象雷”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离开官场,犹如地象雷动,气势磅礴。而“片帆高指贵池开”则表达了诗人即将开始新的生活,昂首挺胸,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颔联“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五侯的水温暖了,鱼儿在水中游弋,像鱼鳞一样排列;九子的山晴朗着,大雁在那里叙述着南飞的经过。这里,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衬托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江夏的黄童在那里夸夸其谈,但是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广都的庞令虽然有才干,但是恐怕并不适合这个职位。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尾联“到头称意须年少,赢得时光向酒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他相信只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就能享受生活的美好,尽情享受时光和酒杯。这里,诗人用“称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辞官归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诗人的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官罢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贵池开。
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到头称意须年少,赢得时光向酒杯。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黄童

    读音:huáng tóng

    繁体字:黃童

    意思:(黄童,黄童)

    1.幼童。
    晋·葛洪《抱朴子杂应》:“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

    2

  • 非才

    读音:fēi cái

    繁体字:非才

    意思:
    1.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晋·干宝《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陈希闵以非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