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
意思:毡帐篷时移不定居,日月长啊,不可过。
出自作者[唐]刘商的《胡笳十八拍·第五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牧生活的诗,通过对水头宿营、风吹汉地、羊脂沐发、狐襟貉袖等场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出游牧生活的艰辛和艰苦。
首句“水头宿兮草头坐”,直接描绘了游牧人在水边宿营,在草地上坐卧的场景。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环境描绘,也暗示了游牧生活的艰苦和不稳定。他们可能随时需要搬家,寻找新的水源和草地。
“风吹汉地衣裳破”,进一步强调了游牧生活的艰苦。风吹、日晒、雨淋,这些都是游牧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他们的衣裳和身体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羊脂沐发长不梳”,“羊脂”在这里指的是羊的脂肪,是游牧人常用的洗浴用品。然而,由于生活的艰苦,他们可能没有时间或精力去梳理头发。这一句也暗示了游牧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羔子皮裘领仍左”,“羔子皮裘”是游牧人常用的衣物,而“左”在这里可能暗示了裘领的磨损和破损,进一步展示了游牧生活的艰苦。
“狐襟貉袖腥复膻”,“腥复膻”进一步描述了游牧生活的环境,他们可能经常在野外,与动物为伍,衣物难免会沾染上动物的气息。
“昼披行兮夜披卧”,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游牧人都需要披着这些衣物四处奔波,这进一步展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助。
“毡帐时移无定居”,毡帐是游牧人的重要居住和活动场所,他们需要经常搬家,毡帐也随之移动,生活没有固定的地方。
“日月长兮不可过”,生活艰苦,时间漫长,游牧人的生活似乎永无尽头,这也是对游牧生活艰辛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游牧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游牧生活的艰辛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理解和同情。这种诗歌的表达方式,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