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阳春曲/阳春》 惊醉耳、谁家夜笛。

惊醉耳、谁家夜笛。

意思:惊醉了、谁家夜笛。

出自作者[宋]史达祖的《阳春曲/阳春》

全文创作背景

史达祖的《阳春曲/阳春》的创作背景与宋仁宗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有关。史达祖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迁升为户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的官衔做了永兴军的长官。而史达祖作为晏殊的门生和友人,可能在这段时期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变迁。因此,他创作了这首《阳春曲/阳春》,以表达内心的抑郁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古代文学史相关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杏花烟,梨花月,谁与晕开春色。
坊巷晓愔愔,东风断、旧火销处近寒食。
少年踪迹。
愁暗隔、水南山北。
还是宝络雕鞍,被莺声、唤来香陌。
记飞盖西园,寒犹凝结。
惊醉耳、谁家夜笛。
灯前重帘不挂,殢华裾、粉泪曾拭。
如今故里信息。
赖海燕、年时相识。
奈芳草、正锁江南,梦春衫怨碧。
作者介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

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代表作《双双燕·咏燕》,风格工巧绮丽,让人看出在一个饱受折磨的外表之下是一个灵动轻盈的灵魂。

关键词解释

  • 谁家

    读音:shuí jiā

    繁体字:誰家

    意思:(谁家,谁家)

    1.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