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唐多令·寒雁下荒洲》 满湖山、犹是春愁。

满湖山、犹是春愁。

意思:满湖山、还是春愁。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唐多令·寒雁下荒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首先,诗的开头“寒雁下荒洲。寒声带影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大雁南飞,寒风带影,水流潺潺,这些景象都带有一种凄凉和冷清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冷和寂寥。 “便寄书、不到红楼。如此月明如此酒,无一事、但悲秋。”这几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想寄书信给远方的亲人,却不知道他们是否收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之情。而“月明酒”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冷清和寂寥。诗人无事可做,只能独自悲秋,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万弩落潮头。灵胥还怒不。”这两句描绘了历史上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伍子胥的传说让诗人想到了潮水般的愤怒和无奈,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担忧。 “满湖山、犹是春愁。欲向涌金门外去,烟共草、不堪游。”最后两句描绘了湖边的景色,湖边的山还是春天的景色,但是诗人却无法享受这种美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愁绪。他想离开这里,但是又无法离开,因为这里的景色让他无法忍受。这种矛盾的心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思念、无奈、思考和挣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雁下荒洲。
寒声带影流。
便寄书、不到红楼。
如此月明如此酒,无一事、但悲秋。
万弩落潮头。
灵胥还怒不。
满湖山、犹是春愁。
欲向涌金门外去,烟共草、不堪游。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湖山

    读音:hú shān

    繁体字:湖山

    意思:
    1.湖水与山峦。
    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杜牧《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