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

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

意思:问官得到多少,月课烦鞭打。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齐人的谨盐筴为引子,对古代中国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诗中描绘了古代中国以人口为代价,以计口收余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这种政策虽然使充国富足,但并不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 诗中提到了汉代开始的榷夺政策,即政府垄断经济,通过控制权量和熬盐销海等方式获取利益,但却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苦难。百姓食淡至死,而物艰利愈厚,使得奸随随之而起,良民陷于盗贼,峻法难以禁止。 诗中还提到了英英职方郎,他文行粹而美,有政皆可纪,但因受辟书而赴知己之约,却因此对远人感到哀痛,并献策于天子。这反映了古代官场中的权力和利益之争,也表达了对良吏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古代经济政策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良吏的敬仰。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齐人谨盐筴,伯者之事尔。
计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齿。
民充国亦富,粲若有条理。
惟非三王法,儒者犹为耻。
後世益不然,榷夺由汉始。
权量自持操,屑屑已甚矣。
穴◇如蜂房,熬波销海水。
岂知戴白民,食淡有至死。
物艰利愈厚,令出奸随起。
良民陷盗贼,峻法难禁止。
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
公私两皆然,巧拙可知已。
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
连年宿与泗,有政皆可纪。
忽来从辟书,感激赴知己。
闵然哀远人,吐策献天子。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几何

    读音:jǐ hé

    繁体字:幾何

    短语:几 多

    英语:(n) the science of geometry

    意思:(几何,几何)

    1.犹若干,多少。

  • 问官

    读音:wèn guān

    繁体字:問官

    意思:(问官,问官)
    审问犯人,处理讼案的官吏。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问官不肯推详,含煳了事。”
    明·陈汝元《金莲记廷谳》:“这都是章惇这厮嘱託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