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
意思:三天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官府。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簇蚕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蚕丝生产的诗,通过对蚕的观察和祈祷,展现了古代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场宽地高风日多,”描述了蚕即将成熟,在箔上吐丝作茧的情景。箔是一种用来支撑蚕茧的竹制工具,而皓皓则形容茧的光泽。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蚕的生长过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顺应。
“不向中庭燃蒿草。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这两句表达了农民对蚕的祈祷,希望蚕能够快速成长,不要过于悠闲。他们把蚕的成长与祭祀神桑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
“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这是对蚕农祈求丰收的具体描绘,新妇和女人们向蚕簇礼拜,希望蚕茧能够更多;男人们则敲打鼓声,为蚕祈福。这一联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农民的朴实和热情。
“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当蚕茧成熟后,农民们迫不及待地打开箔,看到的是像雪一样的蚕茧。他们首先把新茧送到县官那里,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
最后,“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这两句写的是收到催促开始纺织的消息后,农民们开始为将来的纺织做准备,他们生产的丝绸将用于谁的衣服上呢?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丝绸将会被用于交换生活必需品或者出售换取收入,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蚕的生长过程和农民的祈福,展现了古代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以及对丰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