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学狂歌,深山对丰草。
意思:为什么要学习狂歌,深山回答青草。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知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何必学狂歌,深山对丰草。》是一首描绘生活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名教(即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坚守,以及对行道(即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的尊崇。诗中通过对比深山隐居和世俗生活,强调了名教的可乐和搢绅(即有地位的人)的行道之贵。
首句“名教自可乐”,名教是儒家礼教,可乐则表达了其重要性。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名教的肯定,认为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对道德规范的坚守,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次句“搢绅贵行道”,搢绅指的是有地位的人,行道则是指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这句诗表达了有地位的人更应该坚守道德规范,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这是他们应有的尊崇和责任。
第三句“何必学狂歌”是对世俗生活的批判。狂歌通常指的是放纵自我的歌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世俗名利的否定。
末句“深山对丰草”则描绘了一种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意境。深山丰草象征着自然之美,诗人通过与这种环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名教的坚守和对行道的尊崇,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哲理思考和人生观,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