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友人湘行稿》 看山到湘水,随雁过衡阳。

看山到湘水,随雁过衡阳。

意思:看山到湘水,随着雁过衡阳。

出自作者[宋]连文凤的《题友人湘行稿》

全文赏析

这首诗《诗史久不作,此游清兴长。看山到湘水,随雁过衡阳。醉裹关河在,吟余草木香。九歌流落年,想为一沾裳。》是一首描绘诗人游历经过湘水,雁过衡阳等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首联“诗史久不作,此游清兴长。”诗人以历史典故开篇,表达了对诗歌历史价值的思考。“诗史久不作”是对当时诗歌创作的现状的感叹,暗示了诗人对诗歌作为历史记录的重视。“此游清兴长”则表达了诗人此次游历所带来的清雅兴致。 颔联“看山到湘水,随雁过衡阳。”诗人描绘了游历的场景,先是到了湘水边看山,接着随着大雁飞过衡阳。这一联描绘了诗人游历的路线和沿途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大雁的关注。 颈联“醉裹关河在,吟余草木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醉裹关河在”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山河美景之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吟余草木香”则表达了诗人对草木香气的欣赏,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无处不在。 尾联“九歌流落年,想为一沾裳。”诗人以屈原的《九歌》为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感慨。“流落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想为一沾裳”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 整首诗以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人物的深深怀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诗史久不作,此游清兴长。
看山到湘水,随雁过衡阳。
醉裹关河在,吟余草木香。
九歌流落年,想为一沾裳。

关键词解释

  • 湘水

    读音:xiāng shuǐ

    繁体字:湘水

    意思:即湘江。
    汉·东方朔《七谏哀命》:“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杜甫《建都十二韵》:“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鲁迅《湘灵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