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身欲老,长在沃洲多。
意思:支公身想老,长在沃洲多。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赠普门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名叫支公的和尚在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一带)的生活,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智慧的深深敬仰。
首句“支公身欲老,长在沃洲多”,描绘了支公的身体逐渐衰老,但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沃洲山,这暗示了他对禅修的深深执着。沃洲山是一个著名的佛教胜地,也是支公修行的地方,他似乎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
“惠力堪传教,禅心久伏魔”,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支公的修行和智慧。他的“惠力”能够传授教诲,他的“禅心”已经能够长久地克制恶魔。这是对支公禅修功力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禅修的深刻理解。
“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这两句描绘了支公在沃洲山的日常生活。他随着山中的云彩过着坐夏的生活,江边的草也陪伴着他。坐夏是禅修的一种方式,即夏季三个月内静坐不卧,以示精进。江草伴头陀则象征着支公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
最后,“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作者询问在转变心态之后,不论贤愚,他们的去路还有多远?这是对禅修改变人生的暗示,也是对所有人的鼓励:无论现在处于何种状态,只要有决心和毅力,都可以通过禅修改变自己的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禅修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支公的生活,表达了对智慧和禅修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