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游湘汉寄友人》 南去远三京,三湘五月行。

南去远三京,三湘五月行。

意思:南距远三京,三湘五月行。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南游湘汉寄友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开京城远行,途中所见所感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旅途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离别之苦和思乡之情。 首联“南去远三京,三湘五月行”,交代了诗人离别京城,前往南方远行的背景。三湘在这里指的是湖南,诗人乘船沿长江南下,经过了三湘地区。五月则是当时的时间,五月是夏季最热的时节,也是诗人离别京城,踏上旅途的时刻。 颔联“巴江雪水下,楚泽火云生”,描绘了诗人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巴江是长江的一段,雪水的描绘表现了巴江水位的低落和天气之寒冷。而楚泽则是湖南的一片湖泊,火云的描绘则表现了天气的炎热。这一冷一热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离别京城后的旅途艰辛。 颈联“向野聊中饮,乘凉探暮程”,描绘了诗人在野外休息,乘凉探路的情景。诗人离开城市,来到野外休息,享受自然之清凉。同时,他也开始规划接下来的路程,准备继续前行。这一联表现了诗人的坚韧和决断,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尾联“离怀不可说,已近峡猿声”,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苦和思乡之情。离别之苦来自于对京城的思念和不舍,思乡之情则来自于对家乡的思念和担忧。峡猿声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用来表达悲凉、凄凉的情感。因此,这一联通过峡猿声的描绘,更加深了诗人的离别之苦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旅途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离别之苦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坚韧和决断的精神,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全感。同时,他也通过峡猿声的描绘,加深了诗人的离别之苦和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去远三京,三湘五月行。
巴江雪水下,楚泽火云生。
向野聊中饮,乘凉探暮程。
离怀不可说,已近峡猿声。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三湘

    读音:sān xiāng

    繁体字:三湘

    意思: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

  • 五月

    读音:拼音:wǔ yuè 五笔:ggee

    五月的解释

    词语分解

    • 五的解释 五 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