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胡为不喜听,奈何节序移人情。
意思:这是当时为什么不喜欢听,为什么节序改变人心。
出自作者[明]全室宗泐的《秋莺歌》
全文赏析
《秋莺歌》是明代僧人全室宗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秋天的莺鸟为题材,通过对莺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秋莺啼破千山月”,以秋天的莺鸟啼鸣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这里的“千山月”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满群山的景象,给人以广阔的视觉感受。同时,莺鸟的啼鸣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
第二句“万里云烟空自流”,诗人通过对比莺鸟与云烟的关系,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恒久。莺鸟虽然生命短暂,但它的歌声却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的存在。而云烟虽然看似永恒,但它们终究会消散在空气中,无法留下任何痕迹。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生命和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
第三句“人生如梦亦如幻”,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无常和虚幻。人生如同梦境一般,短暂而瞬息万变,让人难以捉摸。同时,人生也如同幻觉一般,让人感到虚无缥缈,无法把握。这种对生命的感慨使得诗人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
最后一句“唯有诗书永流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信仰。他认为,诗歌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形式,能够传承文化,流传千古。这种信仰使得诗人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依然能够坚定地追求诗歌的境界。
总的来说,《秋莺歌》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莺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生命和自然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同时,诗人对诗歌的信仰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