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牛山迥,风飘凤吹长。
意思:月亮照牛山迥,风吹凤吹长。
出自作者[明]黄佐的《南征词六首(正德己卯)》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月色、风声、音乐和宫廷生活的。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一个豪华的宫廷场景。诗中的“月照牛山迥,风飘凤吹长”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月色和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从臣黄制袷,歌妓锦为妆”两句,则描绘了宫廷中的华丽景象。这里的“从臣”指的是皇帝的臣子,“黄制袷”是指他们穿着的华丽的衣服,“歌妓”则是指宫廷中的歌舞伎,他们以锦绣装扮。这些描绘都体现了宫廷的奢华和繁荣。
“玉辇栖萝幌,金鞭问竹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细节。玉辇是指皇帝的马车,萝幌则是指用萝制成的华丽的窗帘。竹房则是指用竹子建造的精致的房间。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帝在夜晚驾临竹房时的情景,表现出皇帝对宫廷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欣赏。
“夜阑调虎拨,知是奏《霓裳》”两句,描绘了夜晚时分宫廷中的音乐场景。这里的“调虎拨”指的是一种乐器演奏技巧,“奏《霓裳》”则是指演奏《霓裳羽衣曲》,这是唐朝最著名的宫廷音乐之一。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宫廷中的音乐盛况,表现出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艺术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色、风声、华丽景象、宫廷细节和音乐场景,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艺术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