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

意思:这个国家千棵桔树,与封君不见。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时危人》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作者感叹久居三峡的游子,与春天的约定再次到来。这里通过描绘三峡客的漂泊和暮春的短暂,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颔联“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环境变化和自然景象的混乱。云气飘荡,波光粼粼,形象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和不安。 颈联“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表达了对战争何时能结束的疑问,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哀伤的反思。这一联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民生活的破坏,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 随后,作者通过描述当地的特产——千树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想要隐居避世、远离战乱的想法,同时也流露出对王臣们的不满和失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战争、劳动人民、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
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
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
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
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
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彩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
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
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
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
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
时危人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封君

    读音:fēng jūn

    繁体字:封君

    英语:supreme ruler

    意思:
    1.受有封邑的贵族。
    秦·汉以后,亦及妇女。
    《韩非子和氏》:“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