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善哉行四解》 行路绵绵。

行路绵绵。

意思:路人绵绵。

出自作者[魏晋]曹叡的《善哉行四解》

全文创作背景

曹叡创作《善哉行四解》这首诗的背景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首先,从宏观的时代背景来看,这首诗产生于魏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对曹叡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其次,从曹叡的个人经历来看,他作为一位魏国的皇帝,面临着种种政治压力和挑战。他的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此外,曹叡在位期间虽然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但是这些成就并不能掩盖他内心的苦闷和彷徨,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综上所述,《善哉行四解》的创作背景是魏晋时期的时代特点、曹叡的个人经历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产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赫赫大魏。
王师徂征。
冒暑讨乱。
振耀威灵。
泛舟黄河。
随波潺湲。
通渠回越。
行路绵绵。
彩旄蔽日。
旗旒翳天。
淫鱼瀺灂。
游戏深渊。
唯塘泊。
从如流。
不为单。
握扬楚。
心惆怅。
歌采薇。
心绵绵。
在淮淝。
愿君速节早旋归。
作者介绍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字元仲,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

黄初三年(222年),曹叡被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魏文帝病危,曹叡被立为皇太子,文帝死后曹叡在洛阳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魏明帝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因其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魏国的朝政动荡。

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但其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关键词解释

  • 行路

    读音:xíng lù

    繁体字:行路

    英语: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意思:
    1.道路。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 绵绵

    读音:mián mián

    繁体字:綿綿

    短语:无休止 络绎不绝 连发 缕缕 连 迭起 相接 随地 不已 不止 娓娓 连连 相连 穿梭 不迭 无间 不休 无穷的 持续

    英语:co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