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意思:即使等待三到五时,最终为千里另外。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望初月简于吏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美丽月色的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直接点明时间与场景,描绘了一个寂静、清朗的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坐在那里,等待着月亮的升起。如钩般的月亮,象征着月亮的弯弯形态,同时也带有诗人对月亮的特殊情感。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是对月亮升起的详细描绘,诗人观察得非常仔细,从西南升起,然后逐渐向西南沉落,这种动态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是对月亮移动位置和形态的描绘,诗人形象地描述了月亮在河上和林间的投影,以及从林间缺口的透出,这种描绘非常生动形象。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是诗人的感慨和寄托,即使等待中秋佳节,也终究要与亲人分别,相隔千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描绘细致,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