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安静堂书事》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意思:烈士没有留恋嫪,真理必须搜寻。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安静堂书事》

全文创作背景

《安静堂书事》是宋代书法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福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官至参知政事。蔡襄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追求内心的安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在晚年退隐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中“安静堂”是指蔡襄晚年隐居的地方,位于福建泉州。诗人以“安静堂”为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首句“山静云闲水自流”,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表现出大自然的恬静之美。第二句“风轻花落鸟无声”,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好景色,同时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第三句“竹影和诗瘦”,将竹子的影子与自己的诗作相提并论,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最后一句“茶烟琴韵共清幽”,则通过茶香、琴声等元素,进一步强调了安静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安静堂书事》这首诗以优美的诗句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蔡襄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蔡襄个人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
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
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烈士

    读音:liè shì

    繁体字:烈士

    短语:雄鹰 豪杰 好汉 英豪 枭雄 英雄

    英语:martyr

    意思:
    1.有节气有壮志的人。
    《韩非子诡使

  • 推寻

    读音:tuī xún

    繁体字:推尋

    英语:examine

    意思:(推寻,推寻)
    推求寻索。
    汉·蔡邕《文恭侯胡公碑》:“率慕《黄鸟》之哀,推寻《雅》意,彷徨旧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