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传国玺》 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

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

意思:中原已经失守,这些宝物回到北方。

出自作者[辽]耶律隆绪的《传国玺》

全文创作背景

耶律隆绪的《传国玺》创作背景与传国玉玺的发现有关。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用兰田玉雕刻的,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枚玉玺在历史的传承中经历了许多变故,最终传到辽朝。耶律隆绪在位期间,辽国达到了鼎盛时期,他在中京得到了这枚传国玉玺,这引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写下了这首《传国玺》诗。 这首诗描述了传国玉玺的历史和重要性,以及其对辽朝皇帝的象征意义。耶律隆绪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枚玉玺的敬仰和对辽朝繁荣昌盛的祝愿。因此,《传国玺》的创作背景与耶律隆绪对传国玉玺的发现和敬仰密切相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时制美宝,干载助兴王。
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
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
作者介绍 黄遵宪简介
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

乾亨四年(982年)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统和四年(986年)辽军大败宋北伐之师,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亲征,屡败宋军订立“澶渊之盟”。两朝各守旧界。此后一百多年,辽宋未大战。为制扼宋,对党项施以拉拢之策。

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亲政,在位期间,对内实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任贤去邪,仿唐制,开科取士。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达鼎盛。对外实行联合党项抗击宋朝之策,向周邻扩张。

他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所作曲达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1031年驾崩,葬庆陵。

关键词解释

  • 中原

    读音:zhōng yuán

    繁体字:中原

    英语:(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意思:
    1.原野之中。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 失守

    读音:shī shǒu

    繁体字:失守

    英语:fall

    意思:
    1.谓没有保住所守之物。
    《左传宣公十年》:“凡诸侯之大夫违,告于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唐·元

  • 北方

    读音:běi fāng

    繁体字:北方

    短语:北部 阴

    英语:north

    意思:
    1.北;北面。
    《易说卦》:“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