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命重,臣节在。
意思:国君命令重,臣节在。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千秋岁·岛边天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处境和心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政治的深刻思考。
首句“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直接点明作者所处的环境与个人的人生状态。作者身处孤岛之外,年华未老却已预感到即将退隐,给人一种苍凉之感。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政治生涯的不满和无奈。
接下来的诗句,“珠泪溅,丹衷碎”,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无法发泄,只能以泪水表达,这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这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政治斗争比作玉佩的摇动,将个人处境比作黄金带的沉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和压力。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这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的处境,万里之外,斜阳之下,只能遥望长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斗争的深刻认识和无奈。作者认为自己身陷困境,难以解脱,即使有人能够理解自己,道路也太过遥远。
“君命重,臣节在”,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忠诚和对自己的要求。即使面临困境,作者也坚守自己的臣节和君命。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新的恩宠的期待和对旧学的坚守。作者希望能够得到新的机会和待遇,但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旧学难以改变。
最后,“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作者最终决定离开这个世界,选择乘桴浮于海上,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决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处境和心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政治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