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有体有宾主,个中有宛转傍参。
意思:个中有体有宾主,个中有曲折旁参。
出自作者[宋]释慧晖的《偈颂三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有时破关知落处,有时透关契密旨。有时妙容拜位里,有时光烛嘱机头。个中有体有宾主,个中有宛转傍参。》是一首描绘和解读禅理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些看似矛盾但实则相辅相成的概念或情境,展示了禅宗的智慧和哲理。
首先,诗中的“有时破关知落处,有时透关契密旨”表达了禅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破关和透关分别代表了突破关键点和领悟深层次意义的过程,但这两个过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会出现,有时又消失。这反映了禅修的动态性和变化性,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
“妙容拜位里”和“光烛嘱机头”则是描述了禅修中的具体行为和体验。妙容和光烛分别代表了禅修者的形象和内在的光明,拜位和嘱机头则代表了禅修的具体动作和感知。这些描述展示了禅修的直观性和体验性,强调了通过身体和感官去感知和理解禅修的重要性。
“个中有体有宾主”和“个中有宛转傍参”则进一步描绘了禅修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以及修行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有体有宾主强调了禅修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宛转傍参则表达了禅修过程中的曲折和反复,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和解读禅理,展示了禅修的动态性、直观性、体验性和曲折性。它提醒我们,禅修不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或概念,而是一种不断尝试、探索和调整的过程。同时,它也强调了通过身体和感官去感知和理解禅修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和理解禅修中的各种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