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冻禽》 高树绕吾庐,薄暮烟气重。

高树绕吾庐,薄暮烟气重。

意思:高树环绕我房屋,傍晚烟气层。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冻禽》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树绕吾庐》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的诗歌,通过对高树、暮烟、鸟巢、夜风、夜雪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首联“高树绕吾庐,薄暮烟气重”,诗人以高树、吾庐为背景,描绘出暮色四合的景象。薄暮烟气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将栖立傍巢,已振窥落氄”,进一步描绘了鸟类的活动。鸟儿将栖息在鸟巢中,但又犹豫不决,不时地振翅窥探,这种动态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颈联“有来同卉枝,亦各不偎拥”,诗人开始关注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描述它们各自在草木之间寻找栖身之所,各自独立,不互相依偎。这反映了诗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尾联“飕飕阴风寒,夜雪岂无恐”,诗人通过描述飕飕的阴风寒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夜雪。夜雪的到来,对于自然界和生物们来说,无疑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变化。诗人以一种客观而理性的态度,表达了对未知变化的关注和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知变化的关注。诗人通过对高树、暮烟、鸟类、夜雪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理解。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深沉而理性,是一首优秀的自然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树绕吾庐,薄暮烟气重。
将栖立傍巢,已振窥落氄。
有来同卉枝,亦各不偎拥。
飕飕阴风寒,夜雪岂无恐。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 烟气

    读音:yān qì

    繁体字:煙氣

    意思:(烟气,烟气)

    1.云烟雾气。
    《宋书符瑞志上》:“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夜梦三槐之间,丰沛之邦,有赤烟气起。”
    唐·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

  • 暮烟

    读音:mù yān

    繁体字:暮煙

    意思:(暮烟,暮烟)
    亦作“墓烟”。

    1.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王昌龄《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

  • 气重

    读音:qì zhòng

    繁体字:氣重

    意思:(气重,气重)
    气性大。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摺:“贤弟,你也忒气重了些。”

    解释:1.气性大。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