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

意思:黄昏浑衣裳外,中断同层阴。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三伏天过后的感怀之作,通过对江浦阻隔、江面宽阔、霖雨天气、园中甘果、贫贱生活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贫富不均、豪吏盘剥百姓等社会现象的愤慨。 首联“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描绘了三伏过后,骄阳化为霖雨的美好景象,然而诗人却因为江浦阻隔无法回到瀼西的宅院,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江浦阻隔的无奈。 颔联“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描绘了江面宽阔、小船无法航行,篙工不得不放弃航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无奈和担忧。 颈联“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草堂乱悬圃,不隔昆仑岑。”诗人站在东城的一个角落,怅望着高飞的鸟儿,想象着自己的家园草堂乱悬圃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 尾联“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诗人想象着在江边拂拭乌皮几,听到樵夫牧童的声音,让儿子快快的搔背,摆脱自己头上的簪子。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社会贫富不均、豪吏盘剥百姓等社会现象的愤慨。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
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
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
草堂乱悬圃,不隔昆仑岑。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
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
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嶔。
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
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
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衣裳

    读音:yī shang

    繁体字:衣裳

    短语:服饰 服 行装 装 衣 服装 衣装 行头

    英语:(n) clothes

    意思:
    1.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

  • 昏浑

    读音:hūn hún

    繁体字:昏渾

    意思:(昏浑,昏浑)
    犹言一片晦暗。形容烟雾瀰漫或事理隐晦等。
    唐·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昏浑衣裳外,旷绝同曾阴。”
    《云笈七籤》卷六六:“此道玄微未可

  • 层阴

    读音:céng yīn

    繁体字:層陰

    意思:(层阴,层阴)

    1.指密布的浓云。
    唐·李商隐《写意》诗:“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宋·文同《欲雪》诗:“山城蔽层阴,晚照空外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