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园中秋散诗》 荒墟半晚色。

荒墟半晚色。

意思:荒墟半晚色。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园中秋散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之人,在晚秋荒凉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孤独和悲苦。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首句“负疾固无豫”直接点明诗人因病而不能感到愉悦。接着,“晨衿怅已单”表达了早晨起来,感到衣单体寒的怅然若失。这两句诗通过直接描述,展现了诗人的病中和孤独的状态。 接着,“气交蓬门疏,风数园草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蓬门稀疏,园中的草也已经残败。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荒墟半晚色,幽庭怜夕寒”则进一步描绘了晚秋的景色,荒凉的废墟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寂寥,幽深的庭院在夕寒中更显得冷清。这两句诗通过对晚秋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苦。 “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中,诗人通过月亮和夜虫的意象,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痛苦。月亮的清辉和夜虫的鸣声,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悲苦情绪。 “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这两句则通过“流枕”和“骚杀”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难以入眠,年华已逝的悲哀。 最后的“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和悲苦中,想要发泄情感,却无人陪伴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病中、孤独和悲苦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负疾固无豫。
晨衿怅已单。
气交蓬门疏。
风数园草残。
荒墟半晚色。
幽庭怜夕寒。
既悲月户清。
复切夜虫酸。
流枕商声苦。
骚杀年志阑。
临歌不知调。
发兴谁与欢。
傥结弦上情。
岂孤林下弹。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荒墟

    读音:huāng xū

    繁体字:荒墟

    意思:
    1.犹荒芜。
    汉·扬雄《宗正卿箴》:“宗庙荒墟,魂灵靡附。”
    宋·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自虏寇惊骚,淮人奔迸南渡,生理破坏,田舍荒墟,十郡萧

  • 半晚

    读音:bàn wǎn

    繁体字:半晚

    意思:半夜。
    田汉《获虎之夜》:“不想睡到半晚,忽然听得猪圈里的猪乱起来,又听得几声扯锯子似的吼叫。”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