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醉落魄/一斛珠》 一点秋波,闲里观人毒。

一点秋波,闲里观人毒。

意思:一点秋波,闲里看人中毒。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醉落魄/一斛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展现了她的风韵和多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女子的外貌。她穿着轻黄澹绿的衣服,这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春天的微风轻轻吹过。她的风韵闲装束,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优雅自如的气质。这样的装扮让人感到她不仅美丽,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味。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女子的情感世界。她的眉峰蹙起,显示出她的多情和敏感。她的一双秋波,仿佛能够洞察人心,让人感到她的聪明和机智。在闲暇时分,她用这双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然后,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女子的生活环境。桃花庭院的光阴匆匆流逝,暗示着女子的生活节奏快速而充实。铜鞮的歌声响起,谁在唱着大堤上的曲子?这里的“铜鞮”和“大堤曲”都是古代歌曲的代称,诗人没有明确指出是谁在唱歌,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最后,诗人想象着女子在樱桃成熟时的心情。她是否会想起与她相伴的人?归家时分,她会想起什么?这些问题都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诗的结尾没有明确指出女子的归宿,而是以“不道秋千,谁伴那人蹴”收尾,暗示着女子可能会孤独一人,需要有人陪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美丽、多情、孤独的女子形象。诗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轻黄澹绿。
可人风韵闲装束。
多情早是眉峰蹙。
一点秋波,闲里观人毒。
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谁唱大堤曲。
归时想是樱桃熟。
不道秋千,谁伴那人蹴。
作者介绍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秋波

    读音:qiū bō

    繁体字:秋波

    英语:leer

    意思:
    1.秋天的水波。
    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唐·温庭筠《苏武庙》诗:“

  • 一点

    读音:yì diǎn

    繁体字:一點

    短语:星 点 花 点子 星子

    英语:a bit

    意思:(一点,一点)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