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魏坛二首》 雨淋残画摧荒壁,鼠引饥蛇落坏梁。

雨淋残画摧荒壁,鼠引饥蛇落坏梁。

意思:大雨淋残画摧荒壁,老鼠把饥饿蛇落梁破坏。

出自作者[唐]李建勋的《题魏坛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遇至真传道要,曾看真诰亦何为》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求道而不得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曾经的道场如今荒废的景象,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联“不遇至真传道要,曾看真诰亦何为”,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求道而不得的感慨。诗人曾经看过真诰,希望能从中得到道要,但却没有遇到真正的传道者,这使得诗人感到迷茫和无奈。 颔联“旧碑经乱沈荒涧,灵篆因耕出故基”,进一步描绘了道场的荒废景象。旧碑在乱世中被埋没在荒山涧中,而灵篆这种神秘的文字也在耕田中被发现。这进一步表达了世事变迁和道场荒废的主题。 颈联“蛙黾自喧浇药井,牛羊闲过放生池”,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蛙黾在自顾自地叫喊,牛羊悠闲地经过放生池,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到一种荒凉和无助。 尾联“萧条夕景空坛畔,朽桧枝斜绿蔓垂”,再次描绘了道场的荒凉景象,让人感到一种萧条和孤独。诗人独自站在空坛畔,看着朽桧枝斜、绿蔓垂落,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道场荒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求道而不得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充满了哲理和思考,让人在阅读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遇至真传道要,曾看真诰亦何为。
旧碑经乱沈荒涧,灵篆因耕出故基。
蛙黾自喧浇药井,牛羊闲过放生池。
萧条夕景空坛畔,朽桧枝斜绿蔓垂。
一寻遗迹到仙乡,云鹤沈沈思渺茫。
丹井岁深生草木,芝田春废卧牛羊。
雨淋残画摧荒壁,鼠引饥蛇落坏梁。
薄暮欲归仍伫立,菖蒲风起水泱泱。
作者介绍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南唐大臣 [1]  。(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年约八十一岁。

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李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