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百一诗 七》 相与锄禾莠。

相与锄禾莠。

意思:一起锄禾杂草。

出自作者[魏晋]应璩的《百一诗 七》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三个老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简单、自然、健康生活的赞美。 首先,诗人描绘了三个老人的形象:他们年纪都超过了一百岁,还在田间劳作,共同锄草。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 接下来,诗人通过询问三个老人的长寿秘诀,引出了他们的回答。第一个老人回答说,他的妻子虽然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这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第二个老人则说,他节制饮食,不贪多,这是他长寿的另一个原因。第三个老人则说,他晚上睡觉时不盖头,保持了身体的舒适和健康。这些回答都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智慧。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哲理。它通过描绘三个老人的形象和对话,表达了对简单、自然、健康生活的赞美,也启示了人们应该追求健康、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意。通过描绘三个老人共同劳作、互相帮助的场景,诗人展现了老年人的价值和意义,也表达了对老年人的敬意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三个老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简单、自然、健康生活的赞美,也启示了人们应该追求健康、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有行道人。
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
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
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
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
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
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
所以能长久。
作者介绍 应璩简介
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休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关键词解释

  • 相与

    读音:xiāng yǔ

    繁体字:相與

    短语:相处 处

    英语:get along with

    意思:(相与,相与)

    1.相处;相交往。
    《易大过

  • 锄禾

    读音:chú hé

    繁体字:鋤禾

    意思:(锄禾,锄禾)
    给禾苗松土去杂草。
    唐·李绅《古风》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惟彼锄禾当午汗滴田土之农夫,常须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