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青春欲暮》 柳下将飞絮。

柳下将飞絮。

意思:柳下将飞絮。

出自作者[宋]周紫芝的《清平乐·青春欲暮》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青春欲暮》以其精炼的词句和深情的情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青春欲暮”直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青春的渐行渐远。这不仅是一个自然时间的进程,也是一个人生阶段的转变,从青春的活力四溢到暮年的沉静深思,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自然法则。 “柳下将飞絮”进一步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柳絮即将飘散,预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这种季节的转换,也象征着时间的推移,给人一种岁月无情的感觉。 “月到阶前梅子树。啼得杜鹃飞去。”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洒在梅树上,而杜鹃鸟的啼叫声划破了夜晚的宁静,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光的短暂。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深深感慨。 “人归不掩朱门。”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人们离开家门,走向各自的生活,而朱门紧闭,暗示了生活的忙碌和无常。 “一成过了黄昏。”这是对一天的总结,黄昏是日落的时刻,也是一天的结束,一成过了暗示了一天的时间过去了,也象征着青春的流逝。 最后,“只有琐窗红蜡,照人犹自销魂。”这句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窗户上的红蜡照亮的场景。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但也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依旧让人感到销魂。这句诗表达了即使生活再怎么美好,也抵挡不住青春的流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结束和青春的逝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其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春欲暮。
柳下将飞絮。
月到阶前梅子树。
啼得杜鹃飞去。
人归不掩朱门。
一成过了黄昏。
只有琐窗红蜡,照人犹自销魂。
作者介绍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

关键词解释

  • 飞絮

    读音:fēi xù

    繁体字:飛絮

    意思:(飞絮,飞絮)
    飘飞的柳絮。
    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宋·辛弃疾《摸鱼儿》词:“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柳下

    读音:liǔ xià

    繁体字:柳下

    意思:
    1.柳树之下。
    北周·庾信《小园赋》:“桐间露深,柳下风来。”
    唐·陆龟蒙《和袭美松江早春》:“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
    宋·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