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蒿庵老人见寄》 峰壑吐晴笼白发,写愁犹有放生船。

峰壑吐晴笼白发,写愁犹有放生船。

意思:峰壑吐晴笼白发,写愁还有放生船。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次韵蒿庵老人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轮蹄已劫风光去,聊迭盆花压酒筵》通过描绘轮蹄声、风光、盆花、酒筵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轮蹄已劫风光去,聊迭盆花压酒筵”,诗人以“轮蹄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风光易逝,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而“盆花”则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冷接鹤声穿远海,闲寻蝶梦保余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鹤声”和“蝶梦”象征着自由和闲适,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而“冷接”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颈联“列仙自媚壶中景,望帝终迷剑外天”,诗人借用了“列仙”、“望帝”等典故,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壶中景”和“剑外天”分别象征着神仙境界和现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尾联“峰壑吐晴笼白发,写愁犹有放生船”,诗人以“峰壑”、“放生船”等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吐晴”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峰壑的美丽景色,“放生船”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的心态和态度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轮蹄已劫风光去,聊迭盆花压酒筵。
冷接鹤声穿远海,闲寻蝶梦保余年。
列仙自媚壶中景,望帝终迷剑外天。
峰壑吐晴笼白发,写愁犹有放生船。
(西湖放生鱼禁取食公亦禁约之一人)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放生

    读音:fàng shēng

    繁体字:放生

    短语:放过 放行

    英语:free captive animals

    意思:
    1.把捕获的小动物放掉。慈悲为怀者视放生为善举。<

  • 白发

    读音:bái fà

    繁体字:白發

    英语:leukotrichia

    意思:(参见白发,白髮)

    近义词: 白首、鹤发

    反义词: 朱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