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

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

意思:托物虽从不同,心期都不习惯。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陶渊明和王子猷种菊、种竹的赞美,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不俗的个性。诗人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用菊和竹来比喻自己的品格和气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李侯的赞美,认为他是一个与陶渊明、王子猷一样风流不俗的人物。 在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他喜欢在寒窗对酒听雨雪,在夏簟烹茶卧风月,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也通过小僧扫竹、培老节的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关注。 在诗的最后,诗人强调了自己对富贵的不屑一顾,认为只有竹子这样的清雅之物才能真正陪伴自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爱竹之人的赞美,认为这些人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情趣,难以被俗人所理解。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不俗的个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渊明喜种菊,子猷喜种竹。
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载得李侯,异世等风流。
为官恐是陶彭泽,爱竹最知王子猷。
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扫竹根培老节。
富贵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无此君。
人言爱竹有何好,此中难为俗人道。
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不俗

    读音:bù sú

    繁体字:不俗

    英语:original; uncommon

    意思:不庸俗;高雅。
    《汉书叙传上》:“学不为人,博而不俗。”
    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二:“

  • 托物

    读音:tuō wù

    繁体字:托物

    解释:1.谓假借事物。 2.引申为寄情意于事物。

    造句:

  • 殊心

    读音:shū xīn

    繁体字:殊心

    意思:异心。不同的志趣、认识和思想感情。
    《史记乐书》:“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
    晋·傅玄《拟<四愁诗>》:“焕乎人道着三光,胡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