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调笑/调笑令》 玉琴尘暗薰炉歇。

玉琴尘暗薰炉歇。

意思:玉琴尘暗薰炉歇。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调笑/调笑令》

全文赏析

寸结 肝肠切。织锦机边音韵咽。 玉琴尘暗薰炉歇。望尽床头秋月。 刀裁锦断诗可灭。恨似连环难绝。 这首诗以“寸结”为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深的离恨和痛苦。下面,我们将从主题、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这首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即表达离恨。通过描绘织锦、裁剪等与离别相关的意象,诗人将离恨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诗中,“肝肠切”直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内心的纠结。织锦机边音韵咽,则通过声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压抑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伤。玉琴尘暗薰炉歇,则通过琴声和炉火的消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之人的离去。 在描述离别的方式上,诗人使用了刀裁锦断的意象,通过实际的行动来表达内心的决绝和痛苦。诗可灭和连环难绝的表述,则进一步强调了离恨的深刻和难以消除。 在语言技巧上,诗人运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使得诗句充满了情感的力量。同时,诗人也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肝肠切、刀裁锦断等,使得离恨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内心的纠结。每一句诗都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寸结。
肝肠切。
织锦机边音韵咽。
玉琴尘暗薰炉歇。
望尽床头秋月。
刀裁锦断诗可灭。
恨似连环难绝。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玉琴

    读音:yù qín

    繁体字:玉琴

    意思:玉饰的琴。亦为琴的美称。
    南朝·齐·王融《咏幔》:“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
    唐·常建《江上琴兴》诗:“江上调玉琴,一絃清一心。”
    清·纳兰性德《菩萨

  • 薰炉

    引用解释

    亦作“ 薰鑪 ”。用于熏香等的炉子。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 唐 杨炯 《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栖餘泪,薰炉减旧烟。” 清 唐孙华 《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炉自剪 粤 香烘,胜赏难期四美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 南宋 朝宫中的薰炉,在 康熙 年间,被 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