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婆罗门令》 未有相怜计。

未有相怜计。

意思:尚未有相可怜计。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婆罗门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缠绵悱恻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们深深的相思之情。 首句“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描绘了男女主人公连续两个夜晚和衣而睡,暗示他们可能正在经历某种困扰或不安。和衣睡是一种睡眠方式,通常在感到不适或不安时采用,这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和困扰。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接着,诗人描绘了他们一次微醺归来的情景。饮酒可能是为了缓解内心的困扰,但过量饮酒只会带来更多的困扰。这句诗也暗示了夜深人静时分,他们的思绪可能更加纷乱。 “中夜後、何事还惊起。”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半夜时分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他们从梦中惊醒。这里的“何事”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让人想要进一步了解发生了什么。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这里,诗人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寒冷天气和微风,以及轻微的震动通过薄窗触发了灯光闪烁。这些细节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寂静和冷清,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敧枕难继。”在辗转反侧的空床上,主人公再次回想起梦中的情景,但无论怎样调整枕头,都无法继续那个梦。这里表达了他们深深的相思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绪,既有相思之苦,又有距离之远。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最后,诗人表达了他们虽然有着深深的情感,但却无法实现相聚的无奈。这种情感上的距离和无法解决的困扰,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复杂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男女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的相思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细节和情感描绘都非常生动,使人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波动和困扰。这首诗的优点在于情感表达的真实和细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宵里、恁和衣睡。
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後、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
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敧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
未有相怜计。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未有

    读音:wèi yǒu

    繁体字:未有

    意思:
    1.没有;不曾有。
    《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 相怜

    读音:xiāng lián

    繁体字:相憐

    意思:(相怜,相怜)
    相互怜爱;怜惜。
    《列子杨朱》:“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宋·王安石《酬宋廷评请序经解》诗:“未曾相识已相怜,香火灵山亦有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