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玉楼春》 此身常羡玉妆台,得见晓来梳画面。

此身常羡玉妆台,得见晓来梳画面。

意思:这身常羡慕玉梳妆台,见到晓来梳画面。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木兰花/玉楼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形象,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首句“佩环声认腰肢软”,通过佩环的声音和腰肢的柔软,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婀娜多姿。这种写法既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感受,也展示了女子的独特魅力。 次句“风里麝熏知近远”,则通过风中的麝香味,暗示女子的存在,这种写法则体现了诗人的敏锐嗅觉和对女子的深深思念。 “此身常羡玉妆台,得见晓来梳画面。”诗人表达自己的羡慕之情,希望能像玉妆台一样,每天清晨都能看到女子梳妆打扮。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接着,“回廊几步通深院。一桁绣衣帘不卷。”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环境,营造出一种深闺寂寥的氛围,暗示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期盼。 最后,“酒阑歌罢欲黄昏,肠断归巢双燕燕。”诗人借酒阑歌罢、黄昏将至的时刻,以归巢的双燕为比,表达了对女子深深的思念和无法割舍的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和周围环境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女子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感之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佩环声认腰肢软。
风里麝熏知近远。
此身常羡玉妆台,得见晓来梳画面。
回廊几步通深院。
一桁绣衣帘不卷。
酒阑歌罢欲黄昏,肠断归巢双燕燕。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晓来

    读音:xiǎo lái

    繁体字:曉來

    意思:(晓来,晓来)
    天亮时。
    唐·杜甫《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
    宋·王安国《清平乐》词:“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 画面

    读音:huà miàn

    繁体字:畫麵

    英语:frame

    意思:(画面,画面)

    1.用刀划脸。古代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凡遇大忧大丧,即割面流血,以示悲愁。
    《三国志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