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作》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意思:修心应答镜子,第二个印秋池。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偶作》

全文创作背景

贯休的《偶作》二首创作于唐朝末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生凋敝。作为一位僧人和诗人,贯休深感时代的苦难和人生的无常,因此创作了这组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在《偶作》其一中,贯休通过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乱世的不满和无奈。他寄情山水,寻求内心的宁静,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而在《偶作》其二中,贯休则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事件,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常。他以豪迈的气魄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综上所述,贯休的《偶作》二首是在唐朝末期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
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作者介绍 李鸿章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修心

    读音:xiū xīn

    繁体字:修心

    意思:修养心性。
    《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
    《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
    唐·崔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