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意思:霍光西行车道崦,功勋记载北燕。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是一首对古代功勋人物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首联“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诗人以古代英雄的车辙为引子,赞颂他们在北燕的功勋,并期待在万方大会之时,歌颂他们的功德。这里的“辙迹”象征着英雄的足迹,“光西崦”和“纪北燕”是对他们功勋的描述,而“万方会”则表达了对天下万民的祝福,希望他们都能享受到英雄的功德。 颔联“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英雄的功勋如同灼热的太阳临照在黄道之上,又如同迢迢星河进入紫烟之中。仙盘象征着英雄的功德如同露水滋润大地,而高柱则象征着英雄的功业将支撑起天下的未来。 颈联“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诗人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英雄的功业如同山峦般高耸,又如同明珠般璀璨。他们的声音如同尘土变成劫难,他们的功业如同大海变成良田。 尾联“帝泽倾尧酒,宸歌掩舜弦。欣逢下生日,还睹上皇年”,诗人以尧酒、舜弦等典故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并祝愿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同时,“下生日”和“上皇年”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诗人对天下万民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
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
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
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
帝泽倾尧酒,宸歌掩舜弦。
欣逢下生日,还睹上皇年。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勋庸

    读音:xūn yōng

    繁体字:勛庸

    意思:(勋庸,勋庸)
    亦作“勛庸”。
    功勛。
    《后汉书荀彧传》:“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着,犹秉忠贞之节。”
    《旧唐书李嗣业传》:“总

  • 辙迹

    读音:zhé jì

    繁体字:轍跡

    英语:rut

    意思:(辙迹,辙迹)
    见“辙蹟”。

    解释:1.亦作\"辙迹\"。 2.车子行驶的痕迹。 3.痕迹。 4.

  • 北燕

    读音:běi yàn

    繁体字:北燕

    意思:
    1.国名。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蓟县一带。
    《春秋襄公二十九年》:“齐·高止出奔北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灭纣,封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