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褪红丝腕。
意思:愁褪红丝手腕。
出自作者[宋]吴文英的《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榴花、梦、旅途、端午等元素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绪。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首诗的开头:“榴花依旧照眼。愁褪红丝腕。”这里的“榴花”指的是石榴花,它以其鲜艳的颜色照亮了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明亮的视觉效果。然而,这同时也引发了作者的愁绪,因为榴花的美丽同时也象征着离别和别离。作者用“红丝腕”来形容自己的手腕,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接下来,“梦绕烟江路,汀菰绿薰风晚。”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他似乎在梦中追寻着前方的道路,而路边的汀菰散发着绿色的香气,晚风中带着一丝清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迷茫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年少惊送远。”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敏感和惊恐。年轻的时候,作者可能已经经历过太多的送别,这让他对离别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不安。而“吴蚕老、恨绪萦抽茧。”这句诗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情绪,蚕老、恨绪萦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旅情懒。扁舟系处,青帘浊酒须换。”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疲惫和懒散。他希望把小船停靠在某个地方,换上浊酒来消磨时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厌倦和对家的思念。
“新月湖光荡素练。人散。红衣香在南岸。”最后两句诗描绘了端午节的夜晚,新月如练,湖光如练,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和宁静。而红衣飘散在南岸,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回忆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榴花、梦、旅途、端午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敏感和忧虑,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以及对家的思念和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