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琴又入庐山去,谁信朱门有逸人。
意思:带着琴又进入庐山去,谁相信朱门有逸人。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赠吴秀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见到一位曾经在官场中沉浮,如今又回归庐山生活的故人的诗。诗中通过对这位故人的生活状态和身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句“万户侯家几叶孙”,诗人以一种夸张的笔墨描绘出这位故人的家世显赫。“万户侯”是汉代高级爵位,诗人用此借指权贵,而“几叶孙”则暗示这个家族已经衰落,只剩下这位年轻人还在追寻曾经的荣光。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向往,也暗示了现实的残酷。
“弟兄红旆独乌巾”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故人的形象。他独自一人离开官场,抛弃了手中的权杖(“红旆”),换上了简朴的乌纱帽(“乌巾”)。这种形象的描绘,既体现了他的归隐决心,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
“携琴又入庐山去”一句,诗人描绘了故人回归庐山的生活状态。他带着琴,走进庐山,过着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这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谁信朱门有逸人”,是诗人的感慨。诗人问:“谁会相信豪华的府第里会有这样一位隐逸之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故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种情感表达得既含蓄又深沉,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