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命子 其十》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意思:幸福不会凭空至,灾祸容易身边降。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命子 其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日居月诸,渐免子孩》,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日月交替、生命成长的过程,传达了人生的福祸相依、勤奋努力的重要性以及人才的珍贵等主题。 首先,诗中提到了“日居月诸,渐免子孩”,这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逐渐成长为成年人,这象征着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种描述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接着,“福不虚至,祸亦易来”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福祸相依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幸福和好运并非无缘无故地降临,而是需要我们通过努力和奋斗去争取。同时,祸患也可能随时降临,提醒我们要有应对风险的准备。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主人公能够勤奋努力,早起晚睡,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 最后,“尔之不才,亦已焉哉!”这句话是对主人公的劝诫和感慨。如果主人公没有才华和才能,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追求成功和进步了。这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期望和失望,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才华和才能,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生命成长的过程、人生的福祸相依、勤奋努力的重要性以及人才的珍贵等主题,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鼓励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有应对风险的准备和珍惜自己的才华和才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