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祖择之惠黄雀鮓》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意思:咀嚼不说不是,野鸡雁还补充膳食。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答祖择之惠黄雀鮓》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炎洲翠和吴宫燕的劝诫,表达了作者对某些人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生活的批评。 首联“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吴宫燕”,李白以朋友的身份劝诫对方不要追逐那些看似繁华富贵,实则祸患深藏的事物。这里的“炎洲翠”和“吴宫燕”是两个象征,前者代表远离故土、远赴他乡的艰辛生活,后者则象征着宫廷的奢华生活,但这种生活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和身心的疲惫。 颔联“尔不听此言,祸患今乃见”,表达了如果对方不听从李白的劝诫,那么未来的祸患将会显现。这里的“祸患”并非单纯指实际的灾难,也指精神上的困扰和痛苦。 颈联“吴火时虽无,越罗日生变”,作者借吴国和越国的故事,说明权势和富贵并非永恒不变,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最终只会落得空虚和失落。 尾联“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作者通过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生活的人的批评。他们虽然表面上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实际上内心空虚,精神贫乏。 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通过李白劝诫朋友的口吻,表达了对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生活的批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被虚荣和名利所迷惑。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吴宫燕。
尔不听此言,祸患今乃见。
吴火时虽无,越罗日生变。
空知稻粱肥,岂悟杯盘荐。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咀嚼

    读音:jǔ jué

    繁体字:咀嚼

    短语:认知

    英语:chew

    意思:
    1.咬嚼;嚼食。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唼喋青藻,咀嚼菱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