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雨》 夜雨山草湿,爽籁杂枯木。

夜雨山草湿,爽籁杂枯木。

意思:夜雨山草地湿,爽籁杂枯木。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夜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夜雨中山草被雨水打湿的景象,以及雨中枯木发出的清脆声响。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闲适地吟诵着竺仙的偈语,感受着清雅绝伦的美妙。 首句“夜雨山草湿”直接描绘了夜晚山间雨水打湿草木的景象,给人一种湿润、清新的感觉。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山草”和“枯木”两种元素,一方面展现了雨夜中山间的寂静和冷清,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闲适。 “爽籁杂枯木”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夜中的声音,雨声和枯木发出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这种声音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仿佛可以洗涤心灵中的尘埃。 “闲吟竺仙偈”一句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宁静,他正在吟诵竺仙的偈语,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方式,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哲学。 最后一句“清绝过于玉”是对前面所有元素的总结,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雅绝伦的美妙感受。这句诗中的“清绝”二字用得非常巧妙,它既表达了环境的清幽和寂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而“过于玉”则是对这种美妙的赞美,它比玉石还要美妙,更加体现了这种美妙的珍贵和难得。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夜山间的景象和声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哲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雨山草湿,爽籁杂枯木。
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爽籁

    读音:shuǎng lài

    繁体字:爽籟

    意思:(爽籁,爽籁)

    1.参差不齐的箫管声。一说清风激物之声。
    《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籁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李善注:“《

  • 枯木

    读音:kū mù

    繁体字:枯木

    英语:dead standing tree

    意思:
    1.老树;枯树。
    《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
    《汉书五行志中

  • 山草

    读音:shān cǎo

    繁体字:山草

    意思:
    1.山中的草。
    唐·李益《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绿。”

    2.犹言山野草莽。借指在野未仕。
    《后汉书李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