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别崔五》 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

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

意思:谁说当大路,少遇心的父母。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别崔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是一首描绘人生交友、离别与重逢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重逢的喜悦。 首联“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以早晨送别南去的友人,晚上迎接从北边来的客人,生动地描绘了人生交友的普遍场景。颔联“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表达了人生在世,无论在何处,总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这也是友情的重要体现。 颈联“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表达了友情的重要性,无论是劳苦的人还是热情的人,都需要友情的慰藉和激励。这里也暗示了离别带来的孤独和失落感。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重逢的喜悦和欢乐。“何如愁独日,忽见平生人。”诗人对平生的朋友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随后,“问从何处来,及此江亭春”,描述了重逢的地点——江亭,以及周围春天的美景。 “江天春多阴,夜月隔重云”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和重逢的期待。“移樽树间饮,灯照花纷纷”则描绘了重逢时欢乐的场景,以及友人在灯下欢聚的情景。 最后,“一会不易得,余事何足云”,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难得,其他的琐事都不足道。而“明旦又分手,今夕且欢忻”,则描绘了离别和再次重逢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离别、重逢和友情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
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
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
何如愁独日,忽见平生人。
平生已不浅,是日重殷勤。
问从何处来,及此江亭春?
江天春多阴,夜月隔重云。
移樽树间饮,灯照花纷纷。
一会不易得,余事何足云。
明旦又分手,今夕且欢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大路

    读音:dà lù

    繁体字:大路

    英语:avenue

    意思:
    1.大道。
    《诗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子之袪兮。”
    郑玄笺:“路,道。”
    三国·魏·

  • 所亲

    读音:suǒ qīn

    繁体字:所親

    意思:(所亲,所亲)
    亲人;亲近的朋友。
    《史记魏世家》:“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三国·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