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意思:土地和山根裂,长江从月窟来。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瞿唐怀古(以下草堂逸诗拾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三峡》,作者是唐朝诗人张九龄。这首诗是对三峡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对古人治水工程的赞美。
首联“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诗人以磅礴的气势展现出三峡的壮美景象:从西南奔腾而下的江水,注入了两山之间的深谷,如同勍敌相遇,激战正酣。这里的地形仿佛和山根也裂开了,而江水则从地势险要的月窟处涌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和江水的奔流。
颔联“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诗人进一步赞美古人治水工程的伟大。在三峡中,水流冲刷而成的白帝山,宛如削成一般,而曲折的山谷中隐约可见的阳台,都是古人疏凿开山的见证。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开山治水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如同天地间的陶钧,能够化险为夷,创造出如此壮美的山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三峡的生动描绘和对古人治水工程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智慧的敬畏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雄奇壮美的世界,使人对三峡产生了无限向往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