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意思: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横吹曲辞·出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战争和民族矛盾的诗,通过对秦、汉、明月、关、龙城、胡马、阴山、白花垣、黄河水等具有战争与边塞特色的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战争和民族矛盾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描绘了秦、汉时期的明月和关隘,象征着古代的战争和边疆防线。而“万里长征人未还”,则表达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不幸。
第二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用传说中的李广事迹,表达了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名将,就能够阻止胡人的入侵,保卫边疆。这里既有对古代名将的赞美,也有对和平的渴望。
第三句“白花垣上望京师”,描绘了士兵们在边疆白花垣上遥望京城,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黄河水流无尽时”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与前两句的战争意象形成对比。
最后一句“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描绘了穷秋旷野的寂静和凄凉,表达了士兵们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而“马首东来知是谁”,则暗示了士兵们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命运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战争和民族矛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