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归书室呈群倚》 簿领日沈迷,事役等胥靡。

簿领日沈迷,事役等胥靡。

意思:文书天沈迷,劳役等逃犯。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晚归书室呈群倚》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沉迷于公务和事务的疲惫之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首联“簿领日沈迷,事役等胥靡”描绘了作者沉迷于公务,事务繁杂,劳累不堪。颔联“得归无所为,未免阅书史”则表达了作者在公务之余,通过阅读书史来打发时间,但内心仍然感到无所事事。 颈联“一种劳精神,胸中异忧喜”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工作和生活的矛盾和焦虑,精神疲惫,内心忧喜不定。接着,作者在尾联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人生无苦乐,适意即为美”,认为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物质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适意和满足。 最后,作者以“乃知抱关人,不必羡青紫”作结,表达了对于自己身份和职业的认识,认为即使是一个守门人,也不必羡慕高官显贵的地位和荣耀。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簿领日沈迷,事役等胥靡。
得归无所为,未免阅书史。
一种劳精神,胸中异忧喜。
人生无苦乐,适意即为美。
乃知抱关人,不必羡青紫。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沈迷

    读音:shěn mí

    繁体字:瀋迷

    意思:亦作“沉迷”。

    1.专心致志。
    汉·刘桢《杂诗》:“沈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2.深深地迷惑、迷恋。
    南朝·梁·丘迟《

  • 簿领

    读音:bù lǐng

    繁体字:簿領

    意思:(簿领,簿领)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
    《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
    《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滉为人廉勤,精于簿领

  • 胥靡

    读音:xū mí

    繁体字:胥靡

    意思:
    1.古代服劳役的奴隶或刑徒。亦为刑罚名。
    《墨子天志下》:“民之格者则劲拔(杀)之,不格者则系操(纍)而归,丈夫以为僕圉、胥靡。”
    《庄子庚桑楚》:“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