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洞仙歌 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乱草迷行路。

乱草迷行路。

意思:乱草迷走的路。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洞仙歌 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全文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这一年,元兵挥师南下攻打毗陵(今常州),由于元朝崇信佛教,江南释教总统嘉木扬喇勒智仗势横行,穷奢极欲,甚至盗挖南宋六陵,毗陵遭受了极大破坏。同年,汪元量随从三宫赴燕,途径常州,见城破的惨景,感怀而作此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园春暮。
乱草迷行路。
风卷残花堕红雨。
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繁华流水去。
舞歇歌沈,忍见遗钿种香土。
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
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楚王宫宇。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草迷

    读音:cǎo mí

    繁体字:草迷

    意思: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啼》:“小儿生下不能啼,俗语名之为草迷。”注:“儿生落地,啼声即发,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临产时生育艰难,以致

  • 行路

    读音:xíng lù

    繁体字:行路

    英语: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意思:
    1.道路。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 迷行

    读音:mí xíng

    繁体字:迷行

    意思:犹迷向。
    宋·张耒《叙雨》诗:“土飘尘扬兮,迷行错步。”

    解释:1.犹迷向。

    造句:三、休闲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