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问望簪绅旧,恩华雨露重。

问望簪绅旧,恩华雨露重。

意思:声望替李绅旧,恩华雨露重。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庄重、雅致的感觉,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 首联“问望簪绅旧,恩华雨露重。”中,“问望”有寻访、追忆之意,“簪绅”则指代贵族或官员,“恩华雨露重”则形象地表现了皇恩浩荡,如雨露般丰厚。整联意在回忆并感慨过去的贵族生活和皇恩。 颔联“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中,诗人以“图书”代表文化、知识,“周内史”则指代历史,“汾浍晋全封”则是对晋国全盛时期的描绘。整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晋国盛世的怀念。 颈联“秀发千寻壁,寒生百炼锋。”中,“秀发”形容山峰高耸,“千寻壁”则强调山峰的高大,“寒生百炼锋”则形象地描绘了锋利且寒冷的刀刃。整联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工艺的精妙。 尾联“归时门有戟,惜别更从容。”中,“归时门有戟”表现了诗人回府时的庄严场景,“惜别更从容”则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从容不迫和珍视之情。整联以诗人回府和惜别的场景结尾,使整首诗更加完整,情感更加丰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的回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问望簪绅旧,恩华雨露重。
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
秀发千寻壁,寒生百炼锋。
归时门有戟,惜别更从容。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问望

    读音:wèn wàng

    繁体字:問望

    意思:(问望,问望)
    名望;声望。问,通“闻”。
    《梁书萧颖达传》:“齐故侍中、丞相、尚书令颖胄,风格峻远,器宇深邵,清猷盛业,问望斯归。”
    唐·王维《与工部

  • 簪绅

    读音:zān shēn

    繁体字:簪紳

    意思:(簪绅,簪绅)
    犹簪带。
    唐·颜师古《奉和正日临朝》:“肃肃皆鹓鹭,济济盛簪绅。”
    宋·范仲淹《祭韩少傅文》:“子孙诜诜,礼乐簪绅。”
    明·

  • 旧恩

    读音:jiù ēn

    繁体字:舊恩

    意思:(旧恩,旧恩)
    昔日的恩情。
    《汉书宣帝纪》:“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