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

意思:登上危险要引望,还不见云山。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诗人通过描绘夜饮、露水、絺衣、桂酒、高论、仁义、天地等意象,表达了与朋友们的深厚友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描绘了夜饮的场景,石榴树下,诗人与朋友们欢饮至深夜,早晨露水打湿了他们的絺衣,但并未影响他们的兴致,反而桂酒使他们容光焕发。 颔联“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诗人对朋友们的高论表示赞赏,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参与其中的愿望。 颈联“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诗人和朋友们的交谈深入到了“仁义”的本质,他们以“仁义”为傲,藐视天地间的虚浮。 尾联“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诗人表达了与朋友们共同追求自由、仁义的快乐,他们不追求名利,不畏惧权势,生活简单而充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纷扰和缺少闲暇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
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
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
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
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
自从北阙来,扰扰时少闲。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
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云山

    读音:yún shān

    繁体字:雲山

    意思:(云山,云山)

    1.云和山。
    南朝·梁·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暧,花雾共依霏。”
    唐·王昌龄《过华阴》诗:“云起太华山,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