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
意思:山西自古以来对三明,谁信儒冠的捍城。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以山西的古老传说和历史背景为引子,赞美了儒士的英勇和坚毅。同时也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但最终表达的是对英勇抗争和无畏精神的颂扬。
首句“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引用了山西古代的“三明”传说,紧接着提出“谁信儒冠也捍城”,意在表明儒士也能像武将一样,英勇捍卫城池。这种表述充满了对儒士的赞美和尊重。
“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的惨烈景象,战旗上的鲸鱼图像还未被掩盖,草丛中的野兽也因战争而惊恐。作者通过这种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这两句诗中的“赵叟”和“梅仙”,一个代表了英勇无敌的武将,一个代表了才情横溢的诗人,两者并列,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和才情的赞美。
最后的“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则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其在战场上拼搏,不如在皋地悠闲地射雉。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战士们英勇战斗,保卫家园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豪情壮志,通过对历史传说、战场景象、英勇武将和才情诗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儒士英勇的赞美,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